共青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学校主页

【团团带你学】团史云课堂③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一)

资料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22-04-21


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设

中国共青团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名称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她是由一批经受了五四运动洗礼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发起组织的。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而这个发展过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怀和帮助之下实现的。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缔造者、领导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过程对于青年团组织的健康发展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二、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建团活动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活动,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年开始的。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革命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助手青年团的创立作了准备。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青年中的广泛传播,为建团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在斗争中锻炼出一批革命青年,为建团作了组织上的准备;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使建团有了直接的领导。

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同年4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和杨明斋等人来到中国,对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建党准备工作给予帮助。经过几个月的准备,19208月,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李达等人在上海首先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他们除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指导各地建党外,还进行了建团工作。上海党的早期组织派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出面,同陈望道、施蛰存、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等八个青年一起,于1920822日建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为了培养革命骨干,选派青年赴苏俄学习。1920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了“外国语学社”。社址就在团的机关——新渔阳里六号(今淮海中路铭德里北六号),该学社以公开办学的形式,掩护革命活动。外国语学社由杨明斋担任校长,俞秀松任秘书,维经斯基的夫人任俄语教员。

上海青年团建立后, 便向各地共产主义者寄发团章。 联络各地发展组织, 建立青年团。各地在建立团的组织过程中,同上海团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2010月,北京早期共产党组织成立,在李大钊的直接指导下,也积极进行了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到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它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大学学生会办公室举行,到会团员约40人,会议公推高尚德为书记。北京党小组的成员几乎全部成为青年团员,有的还担任青年团的领导职务。1921330日,青年团在北大二院召开第四次会议。会议选举了李大钊、高尚德、张国焘、刘仁静、郑振铎等十一人组成执行委员会,公推张国焘为书记委员。这时团员有55人。北京党的工作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得很活跃,他们注意联络各校进步学生,发展组织,举办劳动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邓中夏等人还创办了《劳动音》等便于普通读者阅读的通俗读物,在北京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北京党、团组织还帮助其他地区,如天津、唐山、济南等地建立党、团组织,对中国革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湖南,192010月,毛泽东接到上海、北京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就在长沙开始了建团工作。通过毛泽东和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积极努力,长沙的建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当时最早发展的一些团员,多半是参加过革命斗争、经历过五四运动考验的一些新民学会会员,以及一些进步的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19211月,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毛泽东担任团的书记。毛泽东在建团过程中,非常重视团员的政治质量。此外,他还十分注意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青年,特别是教育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青年。毛泽东也非常重视教育团员到工农当中去。他自己以身作则,到过长沙的许多工厂,如纺织厂、造纸厂,而且还到铁路工人、搬运工人中去了解情况,同他们交朋友。

在武汉,1920年秋,由董必武、陈潭秋等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后,也着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建团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为重点,吸收其他各校的先进青年学生参加。117日,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了第一次组织会议,李书渠报告了成立团组织的宗旨,通过了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章。青年团每星期开一次会,每次都有宣传作用的报告,有详细的记录。另外,武昌青年团组织还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沙等处青年团组织保持联系,互相通报,交流经验。

广东青年团组织开始建立于19208月。19211月,陈独秀通过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三人重新组织广东“共产党”,并即公开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1月召开了第一次团的筹备会,团员到会有58; 2月开第二次筹备会时,团员已达到140人。经过认真筹备,1922314日,在广州东园召开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大会,公开建立了全省统一青年团组织。
早期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团体,那时团内成分比较复杂。他们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也有信仰无政府主义的,还有信仰基尔特社会主义和工团主义的。各人信仰不同,遇到问题,往往意见不一致,使工作无法进行,加上经费、人事变动等原因,在1921年上海、广州、武昌等地的青年团,都曾暂时停止过活动。只有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派人加强团的领导,团的组织才又恢复和活跃起来。地社会主义青年团在1920年相继成立之后,积极参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工作,向广大青年工人、学生传播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介绍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为建党起了一定的思想上的准备作用;在组织上,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吸收和发展青年工人和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入团,为建党准备了后备力量。党正式建立的时候,有一批优秀的团员首先被吸收入党并成为各地建党的骨干。


共青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址: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199号扬子津科教园     TEL:0514-87433007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492号   苏ICP备160579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