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22-04-25
青年团的建立,使中国青年有了团结自己的核心。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成为我国革命的一股重要力量,发挥了先锋作用和带头作用,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社会主义青年团与投身大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后,立即跟着中国共产党一道发动和组织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党与团的工作无法划分清楚,党团关系也不是十分明晰,两个组织基本从事相同的工作,只是青年团组织更侧重学生运动。在这个时期,团组织由于刚刚建立,所以组织发展和组织建设也是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在总体上,这个时期的青年团组织是在发挥党的助手和预备学校的作用。
二、青年团投身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在青年团一大召开的时候,中国工人运动已经形成第一次高潮。团的一大结束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广大团员积极投入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自己的行动支援罢工斗争。
1922年9月,毛泽东、李立三和刘少奇领导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毛泽东当时是湘区党、团两个委员会书记,李立三和刘少奇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共产党员。罢工胜利后,安源团员发展到近百人,不久就建立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中最早建立的地方团委之一。此外,团组织还参加并声援了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青年工人在党团组织领导下,勇敢地参加大罢工,在“二七”大罢工中,团员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中国工人斗争史谱下了光辉的一曲。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为中国青年团洗礼,中国青年团组织在工人运动的高潮中成长。
“二七”大罢工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的战线。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其核心的议题便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的问题。大会决定采取共青团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行国共合作
三、社会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3年8月20日至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明确宣布,坚决拥护中共三大所确定的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青年团要努力协助中国共产党做好推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工作。大会闭幕后,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带领团员和青年参加帮助国民党的改组工作,选派青年团员和青年共产党员到黄埔军校和农民讲习所学习。1924年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学,在500余名学员中有十分之一的学员是青年团员或青年共产党员。曾经是旅欧青年团书记,年仅27岁的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由彭湃和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全是18至28岁的青年,其中许多人是青年团员或共产党员。
统一战线方针的贯彻施行,使“二七”大罢工后处于低落状态的群众革命运动迅速高涨起来,团中央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于1923年10月创办了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驱者和导师恽代英在当时是该刊编辑部的主要主持者和撰稿人。《中国青年》周刊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党、团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向各种错误思潮展开斗争的主要阵地,并且因此深受广大革命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良师益友。
大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时代又赋予了青年团新的庄严使命。为了不辜负时代的重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5年1月26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庄严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共青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址: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199号扬子津科教园 TEL:0514-87433007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492号 苏ICP备16057903号-1